

医院医学实验室建设应本着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进行实验室设计分区。医院实验室平面规划方案按照区域划分有:检验科、病理科、输血科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、生殖中心、手术室、ICU及NICU、SPF动物实验室、生物免疫治疗中心、传送带、供氧中心等。其中检验科包括:HIV实验室、PCR实验室、微生物实验室、采血区、生化区等。不同区域应按照流程分布,洁净化实验需采用洁净板材隔断,设计门禁保持一个净化压力梯度空间,人流、物流、污物避免交叉污染。手术室区域中,按照病患人员通道→手术间;医护人员通道→外来物品间→洁净物品间→缓冲洗手间→手术室。
1、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(卫医发[2006]73号)。
2、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(WS/T251-2005)。
3、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(GB/T 19489-2008)。
4、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(GB/T50346-2011)。
5、微生物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实验室通用安全准则(WS/T233-2017)。
6、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(2015年)。
7、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(WS/T249-2005)
8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(卫医发[2010]194号)。
9、临床实验室设计总则(GB/T 20469-2006)。
10、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(WS/T 442-2014)。
11、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(试行)(卫办医政发〔2009〕31号)。
12、GB18466-2005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。
13、CECS07-2004《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》。
14、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(WS/308-2009)。
1、有效使用面积,综合考虑区检的整体规划。
2、实验室流程设计人性化、标准化、合理化。
3、充分考虑实验室生物安全和院内感染问题。
4、充分考虑实验室工作要求和各专业实验室工作特殊性。
5、充分考虑供电、供水、供气、通风、空气净化、安全保护等设施。
6、实现三流(医务人员流、患者流、污物流)。
7、实现三区(清洁区、半污染区、污染区)。
8、安全通道设置符合国家消防规定要求。
9、设计与施工严格参照国家标准要求。
主要有免疫室、生化室、临检室和细菌室等4个专业实验室。主要工作是为临床患者提供临床检验、临床生化、临床免疫和临床微生物学的检查。临床检验室的业务范围:三大常规(血、尿、便),凝血试验,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,ABO血型鉴定,脑脊液和胸、腹水常规检查,嗜酸细胞计数和便血检查。
免疫室业务范围:乙肝五项、丙肝抗体、HIV抗体、梅毒抗体、尿妊娠试验。
生化室业务范围:生化系列,肝、肾功能,离子、血糖、血脂、心肌酶等。
细菌室业务范围: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。
主要是通过活检、尸检和细胞学检查等做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。病理科开展的项目有病理组织学检查、细胞学涂片、免疫组织化学、术中冰冻切片、外院切片会诊等五大项目。
具有特色的组织学诊断:可对手术标本、表浅部位肿块切除标本、腔镜下钳取标本、妇科内窥镜下钳取标本等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诊断。
标本取材:严格按肿瘤取材规范进行,全方位观察,多块数取样,并对肿瘤物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区、切端、各站淋巴结进行观察取材,以确认肿物的侵袭性、切除是否彻底、淋巴结转移等情况,尽可能为临床提供详细、具体的病理资料,有利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估计预后。
细胞学诊断:对痰液、尿液、胸膜水、乳头溢液、支气管镜刷片及各部位穿刺涂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和诊断。
免疫组化:开展了几十种免疫组化染色,主要用于软组织肿瘤的组织来源鉴别,淋巴瘤的诊断和分型,早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,乳腺癌的雌、孕激素依赖性测定以及预后判断,宫内膜癌的雌、孕激素依赖性测定,多种组织、器官肿瘤与瘤样病变的鉴别等。
术中快速病理诊断:对外科手术中需要做病理诊断的标本。10-15分钟内提供比较快速的病理诊断以指导外科医生决定手术方式。